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十一月, 2021的博文

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压榨未来

  现代金融理论的核心:压榨未来 经济学家讨厌通胀,也讨厌通缩,喜欢轻微的通胀,某种意义上讨厌通缩甚于通胀。但实际上通缩对穷人是有好处的,其手中的货币购买力会增强。那么问题来了,通缩会不会导致经济萧条,就业减少,也就是穷人更容易失去工作呢?其实这个问题在于通缩是供应制造的,还是需求制造的,还是货币数量制造的。 实际上通缩不会这么简单呈现,日本的通缩是社会总需求下降造成,但起因是泡沫崩塌后,债务与银行坏账导致信贷扩张终止造成。在通缩周期里,利率高涨,经济收缩,则就业减少,工资减少,人们的总购买力也就下降了。这是基于现代的经济负债理论,是向未来借钱。通缩下信贷收缩,就是向当下收率。 紧缩下,信贷既然剥削未来的年轻人难以做到,当下的购买力当然就无法支撑过高收入了。而中国和美国的问题是通缩与通胀一起存在,中国供应将大多数商品成本降低后,日常购买力强了,但货币宽松制造了房地产泡沫和其它资产泡沫,教育与医疗成本上升,无产者购买力下降。 因此,在贵金属货币时代,通货膨胀只在部分地区存在,比如十六世纪白银涌入的热那亚。常见的是通货紧缩,比如宋朝人藏铜,明清人藏银。按照纯粹的经济学实验室,此时的经济扩张基于生产力,人们的购买力平衡,甚至更强,但因为有权力这个机构在,赋税不平等,带来了大规模的压榨和兼并。 现代法币体系基于国家主权信用,基于经济体之间的生产率对比,得出汇率。而信贷扩张则实际上是提供高于生产率的通货,过高的通货带来过高的经济扩张,生产过剩就产生了,于是商品价格下跌,但是资产教育医疗养老保育价格上涨,容纳了这些流动性。无产者与未来的年轻人被压榨了,医疗教育保育价格上涨。 教育保育是未来的年轻人负担,医疗是过长的寿命来负担,当下的地产价格是无产者无法规避的成本,这就是货币滥发和通胀带来的所有核心逻辑:压榨未来。但基础商品却因经济扩张、生产过剩变成了通缩,社会总需求不足。 但是当现代中产,也就是税负、房产、教育、医疗、保育、养老负担最重的一个阶层,拒绝生育之后,底层更愿意生育 -- 因为有补贴,未来的人口质量下降,补贴更加严重,税负更重,中产阶级塌陷,就进入负反馈螺旋。实际上人口老化就开始了,未来就会崩塌。   上面这一段,我在公开文章里提了,来到我们没有讲完的逻辑。 现代金融逻辑和会计原则是现值,也就是当下的钱比未来的钱更值钱,用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