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五月, 2023的博文

如何拯救中国经济

 如何拯救中国经济? 许教授说,发展消费是错的。 这句话是错的。 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是财政失衡+债务危机,从而引发资产负债表衰退。同时债务扩张赖以支持的未来科技升级换代模式被美日阻击,限制升级。另一个赖以扩张债务的外贸模式被西方做全球供应链重组,友岸外包模式转移产业链。 因而依赖过去三十年的固定投资扩张会难以持续。这就像一个家庭,卖地造房子造工坊卖货给外村的邻人,需要改变模式了。 生意只有两种,要么外销,要么内销。内循环有没有错? 没什么错。共同富裕有错吗?在同一时间内共同富裕是做不到的,但时间线拉长是做得到的。 均贫富可以吗? 可以,在过去的20年里,依靠不公平的分配模式让房价涨,惩罚兢兢业业的实体经济,今天把这个模式逆转一下。 实际上房价已经撑不住了,这是事实,形势比人强。 天道会自然而然的找平不公平的财富,凭运气暴富的自然凭运气还给自然市场。 只有极少数的人套现走人,其余的多数还在等政府拯救,继续扩大泡沫。 无奈政府有心无力了。 系统把实体经济的利润花了20年转移给房子,未来是实体经济要赢回收益,靠什么? 外贸和内贸。 内贸的消费力从哪里来? 全体国民收入上升。 学习中国1992年,或学习日本1970年代,或美国2020-21年,给全体国民涨工资和发钱。 这样会形成通胀吗? 会的。 只不过换了一个形式,从过去房地产通胀走向消费品通胀。 想储存多余的水,股市正好。 但最重要的是改善消费结构。 中国人当下是老龄化社会,为何只看成危机呢? 老人不是财富吗? 增加医疗和养老投入,这个市场可以够大吗? 股市可以成为补充养老金的钱袋子吗?用税收优惠鼓励长期投资,进入个人养老的池子里。 鼓励更多的人进入服务业。 服务业哪里来?放大一线城市群扩张,对文化娱乐业鼓励,放开管制。 增加房产税,减少个人所得税。 减少道路桥梁等基础建设投入,增加社会福利,以便形成消费市场。 这样难道不会刺激经济吗? 多喝椰青,以便多运动,对体育运动产业增长有贡献,也是靠谱的啊,来来来,于公于私都要喝椰青,订购请至小程序橡谷果园。

也谈泰国与海外医疗

  到普吉岛住了6年半之后,作为一个中老年衔接年龄段的人,谈谈实际的医疗体验。 妻子和女儿有些小病去看过,比如过敏和感冒,然后是打疫苗。 我基本上就是体检,延续我在国内的习惯,每年一次体检,主要是血液和消化系统,如肠胃镜,顺便切肠息肉。 这些都谈不上水准的对比,国内三甲与这边这类相似,主要是贵。 小毛病和药物如果都自费,诊费远贵于国内,这边200-250元人民币,国内仅十元左右。但国内的专家门诊价格也上去了。 肠胃镜就比国内贵三倍。 我后来好奇的去看各国医疗对比,找资料研究,也跟业内对比,也去国内三线城市。 从体验来说,普吉岛跑赢国内多数二三线城市,但弱于北京上海。 问题在于柳叶刀对全球医疗可及度有过量化评比,中国医疗能力评分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和上海,HAQ指数相当于最发达的西北欧;辽宁、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和广东6个东部沿海省市,位于全球前1/5国家的水平,而西部省市则多位于全球后1/2国家的水平。 而在国际上,大概7年前的评比是西欧、北欧、南欧、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韩国的HAQ排名前列,美国次之是因为不均衡。论顶尖医疗水准区域,美国波士顿-纽约、北加州地区、东京是全球3最佳。 亚洲论日本是HAQ最均衡,其内部最好的东京与小地方只差4分。而中国最好的北京上海与西部差40分。 日本各城市、台北、北京、上海、香港、新加坡是亚洲医疗最好的城市。 中国HAQ进步最快,全球已经上升到40几位。泰国也在整个东南亚排名前列,但仍低于中国。 拉丁美洲与非洲最弱。 但阿根廷的大城市表现不差。 总结后,你会恍然大悟,总体是发达国家有平均优势,但是巨大的一线城市在全世界都是各方面最佳,接近均衡水准。 上海多年前有句口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显然这句话是对的。 普吉岛实际上凭借国际社区化的富裕,各方面都还不错,但教育和医疗都不是顶尖的水准。 这解释了富豪还是会选择超级大都会,而把普吉岛夏威夷这类风景优美的富裕岛作为第三地,度假休息的地方。 同时贵富都是坐地虎,离不开他们政商资源圈。 写了这些,你基本上会了解医疗的各地区对照了,还是要以预防保养为主,跟我一起喝椰青,改善身体水分结构。我无意中从北美省钱快报文中看到温哥华和休斯顿的椰青也来自泰国,而不是更近的墨西哥和巴西产椰青,原因是口味更好。 去一下广告: 订购泰国产地椰青请至小程序橡谷果园。

超凡力量

 超凡力量 期货业内的传奇人物,曾在两年内以600万获取20亿暴利的浓汤野人曾作为天使投资进入我的公司,我当年不想讲,是不想蹭大佬的热度,不过已经过了近十年,问题不大,我就提一提这件事,主要是想引出一句话。 他在公司的饭局讲了一句话: 一个人投资上的格局是9岁之前决定的,9岁之后的学历和历练只能增加数百万的提升,要达到数亿以上级别的水准,是9岁之前注定的。 我当年体会不深,后来的十年因为我进入交易,开始验证这句话的内涵。 随着我辗转于半个地球,不仅仅是在交易上,还在其他方面的投资运营,与家庭经营中,对自己的教育中,陪伴老人生病的过程中,我越来越清晰的知道这句话内涵的磅礴。 以下的观点可能会冲击你的三观。 我们曾经认知的品质只有寥寥无几是对的。 为了避免过分打击你的三观,等以后你慢慢体会到之后,我们再探讨。 我就只谈正向的品质,这些品质构成你成功人生的性格。 哦,这是另外一本成功学的鸡汤文? 不是。 这里的成功不仅仅是在财富上的巨大累积,还是健康的长久积累,是家庭和睦幸福的持续运营,是你老了之后,在认知出现障碍后暴露的真实本我,带给自己和周围人的负担与障碍与否,代表你我自我的真正品质。 我在陪伴90岁高龄老父亲住院看病时,他性格中暴露出来的自我,就给身边的亲人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折磨,越是爱他的人,越是在他身边的人,就受到越深的折磨,遭遇最深的痛苦,更糟糕的是,他的认知中,未到场的儿子是他最亲的。 这不是孤例,无论是我在值夜时听到隔壁病房发出的吵闹声和博弈声,还是无数读者在我写病床文字时的留言,还是你们看到的大量文章和小视频,都在讲这些事情。 只不过人们没有意识到比比皆是的现实,这既是集合文化的统一性,又是每个人性格里的基因,形成了共振。 把这个从衰老往年幼时回溯时光的过程,你会看到为何多数普罗大众未能成功的经营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使得“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成为一种古往今来的现实。 我在长达240个小时的无法进入正常睡眠休息状态的过程中,痛苦开始激发我反省自己的半生,因为我也已经53岁了,哪怕按照父亲的90岁,我也已经6成生命没有了。 但实际上父亲在82岁时被返聘的企业辞退后,迅速在无工作状态下衰老的不是身体,而是大脑,脑梗几年后发作,导致衰老开始。 如果按照这个年龄,我的人生已经去了7成。 所以我所考虑重新修行的,也是最艰难的,是修炼自己性格里过于自我,以至于现在就给妻女

2023年起赚未来十年的钱

图片

如果1949年中共没有成功,中国当下人均GDP低于1000美元

  如果 1949 年中共没有成功,中国当下人均 GDP 低于 1000 美元 历史虚无主义的故事不好写,因为国民党在法币成了废纸之后又发行金圆券,一年的功夫也成了废纸,通货膨胀率 1566101.6% 。 买一斗米要几十亿,似乎比后来的津巴布韦还好点,后者的纸币金额直接去了几百万亿,需要用到幂来标注。 现代史有三个国家做到了纸币成废纸,分布是魏玛共和国、国民政府、津巴布韦。 似乎还有其他? 我不知道,你可以在评论告诉我。 那我找什么理由让中共失败,国民政府继续持续呢? 就随便吧,比如杜聿明是穿越人士,打赢了淮海战役,一路攻伐,横扫华北和东北,常凯申君临大地,统一中国。 彼时的雅尔塔会议已经决定了中国的命运,美苏瓜分了世界。对于中国的命运,美苏也有了肢解中国的规划。 历史虚无主义的第一站应该是国共两党隔江对峙,一边归美国,一边归苏联的势力范围。问题在于蒋实际上对美国并不感冒,他早年喜欢希特勒的做派,后来又欣赏苏联的经济治国方式。这不奇怪,第三世界的领袖们对苏联有着谜一样的渴望,以至于印度独立后有长达四十年的苏联式经济模式与部分寡头经济、白费的土改造成乡村大地主垄断土地的混合经济模式。 为了彻底的虚无主义,我们把中国半残废的交给国民党来统一,这是因为雅尔塔会议里美苏决定拿走外蒙古,归还台湾,但是却让苏联驻军渤海湾的两个港口。 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难写,是因为战后美苏对世界有着战略性的瓜分和安排,对于中国本身是要肢解的,我们所在的时间线,老毛打破了苏联试图阻碍中共统一中国的企图。 而在我这条时间线,常凯申既然统一了中国,就对美苏的地缘战略产生了扭曲。 从常凯申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来看,这同样是个民族主义者,也喜欢独裁极权,其手下几个大将,陈氏兄弟和宋大行长也都喜欢国进民退,掠夺私营企业和民财。同时常校长有怀着学习苏联经济模式的心思,并维持民选法统体制的面子,以免得罪美国,遭遇自由社会的排斥 --- 这是当年我偷听敌台听到的软绵绵美女说的词汇。 中国实际上与印度极其相似,比如成百上千的方言与国语,印度则有印地语和其他语系。同样的农村被地主阶层控制。也同样的权贵资本有一部分,同时又喜欢苏联的国有体系和计划经济模式。 印度在长达四十年的时间里未能工业化,未能实现母婴死亡率降低,未能实现公共卫生普及,未能实现文盲率的全面消除

美国欠缺国家动员力吗?

  美国欠缺动员力吗? 去年有朋友问我中国国家动员力时,我评论官僚体系似乎空前的集权,但是官僚系统的动员力却削弱了,变得僵化懒政卸责,同时由于官僚体系动员力的削弱,官吏体系在基层渔猎民众的力量却空前的巨大。 但是,你一定要注意但是后面写的这点,技术却帮助官僚体系修补了动员力,同时又遏制了基层官吏渔猎民众的趋势。 这使得国家机器系统性的监管国民,并在税收方面堵住了所有的漏洞,是否让企业有盈利空间和国民喘息之机,完全取决于税法和政策方面的意图。 基层官吏仍可以借助于各种检查敲诈寻租民营企业、小业主,但是技术上的监控也是双刃剑,既监管企业,也监管官吏,显然不及整个官僚体系面临的监察,仍旧有一定的效用。 我在各政府职能窗口办事时,已经能够体会到服务周到、态度良好、效率快。 我再说一个但是,这个但是的视角是技术可以帮助整个政经系统效率提高,却无法让创造力提升,让官僚体系的能动性恢复到政绩与贪腐相结合的时代。官僚体系在等待上峰的指示,上峰在等待上层的指示。但是创造力需要活水,而不是一个僵硬的靠大水漫灌的体系,大水漫灌里充满了分肥的有力人士。 这就是现状。   然后我们再看美国的国家动员力。 写这篇的确也是看了老蛮写的中美动员力,我不同意他对美国的判断。 美国在重商主义时代,且是开拓时代的大规模基建,的确是效率极高。当下似乎无法集聚当年的财力和人力全力以赴去打造基建。实际上是没有必要。 你如果观察全球各个国家,无论是多少人口的国家,最终都会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大都会成为该国的重心,无论是人口和还是经济规模。 日本有东京大阪,加拿大有多伦多和温哥华,美国有纽约、芝加哥、 LA 、休斯顿等几个核心经济重心城市群,澳大利亚有悉尼墨尔本,中国有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广深为核心的珠三角、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成都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大城市。 而泰国集中在曼谷大都会,柬埔寨集中在金边。 所以美国需要的道路已经足够了,剩下的是路桥修修补补,每年也会投钱。美国已经不是以重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需要内陆道路为主的扩张基建。 其经济模式是全力维系美元金融霸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系统霸主地位、学术与应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医疗产业的首屈一指、文化产品的全球定位、航空航天与军工技术。 这些都是高盈余的产品,其盈利足以让美国的服务业容纳其劳动力

卖椰集:十年客居美国和泰国的人间细节

  2013 年我在美国住了很久,纽约、芝加哥、 LA 、夏威夷。 我对纽约的印象与对芝加哥的印象都有偏差,因为在纽约我住在法拉盛,被称作华人法拉盛共和国的地方,一个类似中国县级市的区域。而在芝加哥,我住在一个高级郊区,远离了真实的芝加哥全景。 我真正长居且跑遍全区域的其实是夏威夷,而夏威夷不像美国大陆,故此最终我的印象停留在 LA ,拥有二百年高大树木百年老屋的高级社区,典雅且宁静,身材健美的男女偶尔跑过街区,不分时段,早晨或下午,都有人在跑。 华人不同的社区,我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因为当地的朋友特地带我去不同阶层的华人社区参观,从高级社区华人的雍容,到低级社区华人眼神的呆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我又在知名的圣费南多谷住了一阵子,哦,不是去拍小电影。一个人类学家去了广州,她的房子空着,于是我去住了一周。到那边才发现有二个白人住着,一个白人老头住着客房,一个中年白人妇女住在车库。老头有辆老旧的皮卡,以捡破烂与网上祈祷为生。他建了一个网页,声称要拯救世界,只要捐几美元给他就好。白人妇女则在创业,她离婚后有个女儿在纽约上大学,纽约有她的一套公寓出租,自己则寄居在人类学家的车库,每天支付 50 刀勒。她为纽约的快时尚做采购,就近从墨西哥定制儿童服装,送去纽约。也不知道她是如何获取订单和维持生计的。过的非常艰难,中午也就吃一片卷饼加两片腌黄瓜。 我占据了主人家最好的那间客房,除了日常在洛杉矶做一些房产市场的调查,其实也无所事事,就跟两人聊天。某天我要离开,买了几公斤鸡肉和一瓶红酒,在烤箱里烤熟后,邀请白人老头、妇女和一个来帮老头搬运垃圾家具的流浪汉,也是个白人年轻人。 我开始时并不知道这是他们很久以来没有吃到的奢侈大餐,听着非常搞笑是不是?但是我对中年白人妇女充满敬意,因为当年我在创业时也和她一样艰难,也曾数周以泡面为生,住在仓库旁边的毛坯房里。 然后听他们饮酒微醺后,开始谈论国家大事,愤怒的抨击小布什和奥巴马,中年白人妇女谈及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对,你没有听错,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并不是从 Trump 嘴里听到的,而是 2013 年在著名的拍摄爱情动作片出名的圣费南多谷的一个人类学家的客厅里,听一个艰难创业的贫穷中年白人妇女说的。 我当时的荒谬感,如同听到某地下室里居住的北漂,讨论庙堂之远的宏大叙事。

泰国前进党终将会失败

  泰国前进党终将失败   我在国内忙于照料父亲时,没有过多关注泰国大选,直到回到普吉岛,才匆匆看了一眼。 前进党大胜,皮塔也自认是下一届泰国总理。 我后来去看了一下选票的分布,以及各政党和家族的关系,差不多得出一个结论,前进党应该会失败。 首先我们要知晓泰国政治的特点。 各个政治家族背后都有经济家族,而豪门喜欢多头下注。就像前进党前身塔纳通家族建立了未来前进党,但其叔父却是支持巴育。而自豪党阿奴霆家族也在当年曾支持过他信家族的政党。同时巴育巴逸兄弟与他信家族并无解不开的仇恨。 另一个特点是泰国的政治斗而不破,比如他信家族两兄妹都在军方默许下流亡海外,而非韩国政治那样抓捕前总统。 他信家族也一再以不同政党的面目出现,其家族成员也不断成为党魁。 前进党的问题在于过于激进,其要修改君主制,面对的不仅仅是中老年国民支持者,还因为王室是整个泰国统治阶层的轴心,同时也是通过枢密院掌控军方。 换言之,军队并不是属于国家,而是属于王室。 毛委员说,枪杆子里出政权。 如果军队不属于国家,比如美国这种类型,军队属于国家,军政分开,则意味着谁掌握军队,谁掌握政权。 但实际上并未到暴力阶段,因为前进党持有的席位不足。 泰国政治规定 750 席议员位置中,谁先达到 376 票,谁当选。前进党与自豪党的主张严重冲突。自豪党党魁阿奴霆明确表示:不会支持危及君主制的党派。 因此前进党只剩下与为泰党组阁的选择,并吸取小型政党的选票,这导致其席位远远不足。 反之双巴兄弟除了自己可怜的几十票,却还有上议院 250 票中的大多数。 但是由于在野党赢得过大,民意基础罕见,军方也会衡量,同时各家族在曼谷的代议者也会衡量得失。 故此第一选项反而是有可能自豪党,也就是双巴兄弟放弃总理位置,以避开民怨,掉头支持阿奴霆组阁,则其 71 票 + 军方 250 票 + 双巴兄弟与其他小党,瞬间就可以过 376 票。 第二选择也可能是为泰党组阁,则选举前三个赢家勉强可以在一起。阿奴霆家族因为曾经支持过他信家族,而且阿奴霆本人也曾加入前他信家族的党派。 则前进党党魁让位。 皮塔是在塔纳通家族的支持下上位的,塔纳通因为被禁止从政 10 年,才解散未来前进党,重组前进党,换人来干。 塔纳通家族的行为模式也并非一条道走到黑,分散投资也是其显而

在一座有趣的城里老去

在一座有趣的城里老去 原创 王老爷在普吉岛 安达曼海况  有一年我在去韩国的航班上,一个韩国妹子在接近终点时,突然失控的哭。 我不知道为了什么,或许离开了爱人,或许近乡情切。 每个人有他最爱的城市,不至于近乡大哭,那肯定是内心的大伤痛,在家乡气息接近时触发了。 我住过很多城市,基本上都无感,无论是上海还是纽约,最后只剩下普吉岛是我比较适宜的一个客居地。 它很杂乱,缺少规划平整的水泥丛林,原住民华人的老镇、鬼佬居住的国际社区都谈不上街道整齐。 习惯了上海东京繁华的人,会很不适应。 而我对遍及全国的千篇一律的整齐划一的玻璃幕墙建筑物无感。 这并不是我就病态到喜欢普吉岛街头色彩脱落水泥斑驳的旧建筑,我还是喜欢laguna设计感超佳的豪华别墅,喜欢普吉老镇古建筑与时尚结合的翻新,喜欢街头不经意出现的优美别墅。 我曾无法形容,最近回到姐姐所在的城市,她从上海接了父母到此地照顾。 这是座无聊的城市,无论是城市建筑的乏味,还是生活方式的疲惫,天空是永远恹恹的灰白色雾霾。 宽大的马路,纵横交错的以数字注明,平铺到东西南北,高楼也如上海的CBD一样庄严华贵。 我后来才明白它缺少记忆,没有岁月的沧桑,时尚的痕迹如同无根之水,无法附着在油腻的城市中年脸上。 哪怕是迪拜这样沙漠中堆积的崭新的设计型现代水泥城,也能够有旧城黄沙铸就的老建筑和曲折蜿蜒的街道,商店比邻,人们散步在狭窄的街头,在斑驳的老建筑下饮茶,在干瘪的古船后走进博物馆看阿拉伯人围绕着古井生存。 在普吉古镇可以看到经营旅游业的商家,与拒不撤退的居民混居。各种日常的店铺经营了上百年,生命并非凭空虚构的连接,悄无声息的浸润在生活里。 各种毫无规划的街区,沿着百多年的痕迹,错落有致,修正改造的老社区与新建的社区,如同你的老祖母告诉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妹子穿着21世纪的时尚,告诉你当下的混杂,是哪一种鸡尾酒。 中国人在几十年的经济狂飙中,利出一孔的土地财政导向,推倒了旧城的几乎一切。 在这个由小村镇发展来的平原城市,古典找不到源头,现代也就照搬,居民也就适应了现代商业的按部就班。 无聊和乏味也就自然而然的平铺直叙了。 佛家说你的世界在你,归根结底是一个观点。但如果以此来描绘我的心境,我仍喜欢身临一个自然生长的看似纷杂的不够整齐的城市。 没有对比,不知道自己心落何处,安达曼海的小岛,或许就是心许之地了。 写到这里,抱着贼不走空的原则,一般

新华盛顿共识:美国师从中国吗?

  一篇自媒体文章曲解沙利文谈及新华盛顿共识,抛弃里根主义和华盛顿共识,全面学习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模式。 华盛顿共识被用于指导拉美经济,也就是全面的自由市场,放弃政府干预和管制,利率、汇率、贸易彻底的自由化。 该理论成型于拉美,曾被用于智利皮诺切特控制时期,但皮氏中期发现彻底实施该策略会导致智利经济寡头化和恶性贫富差距,且政府失去财政能力,就按了停止键,保住了智利铜矿的国有。 这拯救了智利财政和民生。 如果你把彼时的智利经济与铜价曲线拟和,就会发现智利完全依赖于铜矿。 苏联解体时,该理论迅速以休克疗法的模式进入俄罗斯,瞬间形成7寡头攫取俄罗斯财富,国民甚至养老金都无法支付,卢布以1000比1兑换,洗劫所有俄罗斯人。 我有个朋友的父母当时在莫斯科奋斗了10年的财富,瞬间从"一麻袋现钞变成一副扑克牌",这是他原话。 我从事大宗商品多年,深知金融业赚钱的速度超越所有领域。就像我卖椰青是小鸡啄米,期货市场做橡胶却像鲸鱼吞小鱼一样,只不过玩的不好会鱼的位置更换。 华尔街乐于看到华盛顿共识,控制他国财富易如反掌。 俄罗斯后来在老普上台后清除了七寡头就埋藏了与西方金融寡头决裂的深层炸弹,以至于普无论怎么舔,都融入不了西方。 回到中国经济,也极力推销华盛顿共识,无奈中国吃下了其中最肥美的自由市场诱饵,鼓励私有经济和外来投资,却拒不接受后面的钢钩:彻底实现资本自由化,放弃政府战略规划、投资和贸易保护。 连经济学诺奖得主都不认为中国应该接受,那样会导向俄罗斯化,也就是经济寡头化,贫富差距悬殊,政府财政羸弱,无法投资基建,打造工业化基础。 实际上中国经济也没有走向俄罗斯经济的反面,只依赖能源业,制造业毫无进展,私有经济在糟糕的俄罗斯营商环境下败坏。 真正可以类比的是日韩和蒋经国时期的台湾,均通过稳定的经济秩序环境,大规模的政府投资基建,吸引外资进入长期投资领域:工业,带来就业和经济增长,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 日本走的更激进一步,是大幅度提高了劳工的薪酬,从而带来了内部消费市场的蓬勃。 诸位实际上没有了解,当今台湾的经济奇迹,是小蒋奠定的基础,其傲笑全球的集成电路电子业是小蒋的战略指引,张忠谋当年是从政府出来受命发展电子业。 以至于民进党怼天怼地,但不太敢真正的攻击小蒋。 但中国实际上也吞了一部分鱼钩,导致现在血淋哒滴,那就是相信了比较优势的全球自由配置,买来的比自己造

文明的细节:护工、养老院及其他

  我这会儿没睡是因为我请的医院护工睡着了。 值夜班的护工....睡着了! 我一直知道国内的护工家佣不靠谱,这并不只是来自各种网上传说和打老人耳光的视频。 因为我做过一段调查,比较各国的养老院和护工职业操守,这是为了分析养老市场,你知道我是个分析师,而不仅仅是卖椰青的水果商。 但是在家父手术期间,姐弟俩24小时在医院病房陪护,除了最先二天必须同时陪护外,后面就得分配时间了,否则两个人全趴下。 夜间我来值班,但为了避免身体难以抑制的疲惫,可能会发生瞌睡,就像前一天姐姐和我只是几十秒钟的疲惫瞌睡,家父就把插管扯的都是血,而一旦内部撕裂,手术就白做了,也无法再修补。 所以按照医院里的广告打了几个不同的电话,找到愿意做夜班的护工。 然而他睡着了。 我不可能在深夜不停叫醒他,也不能做其他事,只好自己整夜不睡,帮父亲盖被子,手放在外面,以便看得到,以衣服盖住肩膀。 前面推上一个人恼怒道:你不要秀你的孝。 我拉黑了他,以及删掉了微博里赞扬我孝道的几个评论。 因为我非常厌恶这种绑架道德观。 之所以照顾父母,我们姐弟俩仅出于血脉相连的亲情。 与宏大叙事的孝道没有半根毛的关系。 我写这一系列的文章,描述老龄化的微观,只是为了写清楚整个星球的社会运作底层逻辑,我恰逢其时而已。 在我研究各国养老院护工时,在整个东北亚,护工的职业操守都是个大问题,甚至于医疗养老体系远好于国内的日本,也有护工虐待老人的现象。 中国因为陷入了诡异的劳动力结构性缺陷,也就是制造业和医疗陪护家政服务业实际上缺少人工,大学生适应的工作供应却远少于人力供应。 东北亚文化里执着于教育的上千年传承,终于在现代社会大放光芒,三个号称最内卷的东北亚文明都在教育和职业的 竞争中全力奔跑。 而养育成本的高昂又让少子化迅速普及到东北亚,但在大洋的彼岸和另一边,欧洲与加澳美的大城市也迈向欧洲裔拒绝生育的趋势。 这个逻辑我曾写过长文,可以另开一篇来重复一下。 简单的说就是债务扩张向未来借钱,以便用未来的年轻人劳力和技术进步来偿还。但是债务的未来成本却在房价、医疗、保育、教育的成本上,从未来来到现在,贴现在当下适龄婚育家庭的负担上,于是自由市场的魔手发挥调节作用:拒绝婚育。 欧美包括日本的高福利制度的确支持了许多家庭增加生育,但是债务扩张导致的货币信用下滑,印钞这种打劫当下和未来的行为,仍旧导致了高房价等成本,抵消了高福利的作用,同时高福

文明的细节:家庭

  上一节发表在海外,一下美国的网友留言,试图纠正文章里关于西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他们谈及子女周末也去帮父母割草,住院时也去探望。 但并未改变文中的逻辑,西方基于子女和父母的关系,来自经文指导形成的长期习俗,儿童是全社会的,老人应该归社会抚养。 美国政府--我不清楚是联邦政府还是州郡县政府给于费用,也就是子女回家照顾老人,可以向政府申请作为支付雇工的薪水。 加拿大、澳大利亚、北欧等国对于家庭虐待儿童,如果被举报,社会福利机构可以带走儿童,剥夺父母的监护权。 这在最近几年争议颇大的一个系统性问题,也就是社会福利机构演绎成利益团体,有着扩大化争夺儿童的行为。这是政府预算的付出。 美国对此比较谨慎,一方面由于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不需要从家庭儿童的监护权中获益,另一方面法院基于原生家庭是儿童最佳选择的谨慎原则,不肯轻率的剥夺原生父母的监护权。 东方的家庭侧重于家长制顺从,法律对家庭内部的干预,诸如虐待和弃养等,一方面学习了现代社会的儿童保护,另一方面默认家长对子女的暴力权。对父母则强化子女基于道德观孝道的赡养责任。 东方社会抛弃了抚养的社会责任,不肯付出成本,同时保持集体社会的经济汲取,向上积聚财富。 在学习了现代社会的福利体系后,不就就感受到财政上的力不从心。 我的太太是客家人,客家传统基于非常实际的经济原则,也就是儿子(嫡长子)继承所有家产,但必须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这一个小系统的经济逻辑,与欧美的大经济逻辑不谋而合,也就是西方社会的伦理是,既然政府从纳税人系统获得了重税,设立高福利体系,那就必须要支付给老人,来赡养他们。 实际运营时,公共社保体系也感受到了财政不足,于是像英国和德国等设立了多层的养老金体系,既有公共养老金,也有个人和公司体系的养老金基金。 西方家庭伦理里,剥离了经济利益的必须赡养责任,父母与子女纯粹基于爱的往来,美国网友谈及的探望父母,割草砍柴等等实际上是基于此。 东方的家庭伦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更加紧密,也掺杂了更加密切相关的经济利益关系。 在普遍的孝道约束下,真正的父母子女亲情也是必然的真爱,但是混沌状态下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家庭伦理混乱,实际上客家人则冷静的处理这个伦理,用嫡长子的方式继承财富、家族权力和责任,同时女性子女被排除在外。 有个网友口气不善的指责上一篇,但我并未删除遮掩,而是我猜测潮汕地区与南洋的华人家族有类似的结构。 而日本文化与

文明的细节:楔子

 在东方,是什么成为子女在父母辈患病时,不辞辛苦的在病床前照顾的根源呢? 在西方,是什么让子女把父母或安排在医院,或扔在医院,或轻描淡写,或置之不理呢? 两者的底层伦理是什么? 我在汾湖湖区居住时,出于生存主义的本能,除了在淀浦河漫长的两岸,寻找到一处掩映在密林里的废弃建筑物,作为我想象中未来废土的避难所,储存食品、药物和能源等等物资外,我还研究了如何离开,比如有一艘船沿着淀浦河入黄浦江出长江口,奔向大海。 所以我研究了大量帆艇的资料,于是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湖南妹子嫁给一个热爱海洋的瑞典帆船主,停在菲律宾的时候,接到了她婆婆的信息。婆婆骨折入院,身边无人照顾,其女儿不肯来,于是想到儿媳是个中国人,就写了一封email。 湖南妹子的瑞典老公说:你可以不去的。 婆婆没有直接找自己的儿子,是因为她知道不会来。 湖南妹子飞往瑞典,在医院照顾了婆婆数周之久。 在大而化之的宏大叙事里,一是理性的部分,归结为经济基础的底层逻辑,就像经济学家论述婚姻的基础是经济基础,夫妻是搭伙过日子。于是涉及到社会福利体系、医疗和养老体系的区别。 二是文化本源的区别,西方文明里谈及子女与家庭的关系,经书里告知信众,子女要离开父母。 东方文明里谈及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是父母在不远游。 读过线装书的人不平道:你没有写下半句,游必有方。 我不写的原因是东方人的习俗上半句组成的。 就像经书上半部分里父亲把亲生儿子宰了献祭唯一的那位,下半部分告诫子女要离开父母,西方的文化习俗是由这半部分形成的。 于是西方社会把儿童看成是社会的,父母不可以虐待子女,否则法院和社会机构可以剥夺父母的权力,把子女带走。而又认为政府有补贴照顾儿童和赡养老人的责任,所以诞生了高福利社会。 子女可以不照顾父母,父母可以把财产捐献而不留给子女。 社会不会谴责子女,但是会法责父母虐待儿童的行为。 我最近因照顾生病老人,在跟读者谈及身心疲惫的细节时,大量与我同龄的人纷纷留言表示感同身受。 实际上中年人照顾老人的责任近乎牺牲和献祭,无论是经济的损失,还是时间和身心健康的伤害,多数肯承担这类责任的子女,耻于向外界提及自己的疲惫和绝望,有些是承受孝道文化的压力,有些是情感和血脉的献祭,PUA自己的灵魂,也不肯与人谈及。 有一个极端的例子,某地一对兄弟,弟弟出国,哥哥照顾长期卧床的父母八年后,父母终于去世。 他换了一身体面的衣服,给弟弟留言说自己

瑞幸咖啡居然是个好公司了

  夜间给父亲间隔2小时放尿,姐姐不能干这事,她起来一次就整晚睡不着了,我睡觉习惯晚,到凌晨两点放完最后一次去睡,五点左右母亲起床就可以接替一下,六点左右姐姐起床,我睡到8点起来。 不过今天起来有点早,要去医院,头有有些晕,就先眯一会儿,姐姐走开一会儿的时候,他自己把留置针从手腕上扯了,满手的血。 母亲惊叫,我和姐姐冲到沙发前,已经扯离了手腕。 前面跟朋友聊天,他叹息,很正常啊,比这麻烦的都碰到过,我恍然明白,他们夫妻也经历过。 六十岁的姐姐照顾八九十岁的父母,岁月完全凝固了。 这里解释几句,实在是请各位包涵,耽误了一周的报告。 今天主要的内容是关于一家咖啡公司,我在白天家里人多的时候,走路到附近一家咖啡馆。 起初只是顺应在普吉岛的生活习惯,每日里找一家咖啡馆喝杯咖啡。 中国并未形成泰国的咖啡文化,所以与其说这家咖啡馆在卖咖啡,不如说是在卖时尚。 餐饮业在欧美不仅仅是食品, 现代西餐也不仅仅是吸收各国食谱和工艺,在时尚美学的追逐上也不落步。 故此在外出就餐的第三地上,餐食和饮品也日益混搭。实际上星巴克在美国就是家混合了早餐的饮品店。麦当劳也侵蚀到咖啡领域。 故此在中国市场一线城市之外的广大三四线城市,咖啡文化并未浸润生活,但是年轻人需要的饮品时尚和第三地场所却存在巨大的空白。 对,这家咖啡馆就是瑞幸咖啡,我在上海绝不会选择的一家咖啡馆,因为我真的是要去喝咖啡,正如泰国的数万家咖啡馆也就是老老实实提供咖啡一样,因为泰国人真的是去买咖啡。 这个错觉让我在瑞幸咖啡爆出财务丑闻后更加不屑一顾,于是我也没注意到这家公司在美国粉单市场股价的大涨。 但是我在这个三线城市住下来,不得不选择附近的瑞幸咖啡时,就吃了一惊,原因是其设计装饰、员工职业素养、点单技术系统的高效率、促销花样繁多,以及极其吓人的生意兴旺,除了正宗的咖啡水平欠佳外,完全符合一家成功的连锁饮品形象。 于是我兴趣浓厚的在不同时段去这家公司探店,又去星巴克和其他饮品店探访。 星巴克生意弱于瑞幸,不知道椰子汁混合咖啡饮品是谁先提出的,显然是瑞幸让生椰系列大放光彩。 不过星巴克以高于瑞幸一倍半的价格,仍抱有一定市占率,这也说明消费分层在三四线城市也存在。 不过我看了星巴克的工作区陈列、店员的职业态度,居然已经弱于瑞幸,我也大为吃惊。 其余的cotti 咖啡、蜜雪冰城、喜茶等也生意繁忙,不过从综合利润率来看,或许瑞幸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