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民企命运

 

民营制造业的生存之祸

 (2011-08-04 17:32:01)[编辑][删除]

标签: 

财经

   郎咸平问郭美美母女,郭母90年就已经是股神,一瞬间有她就是国母的感觉,怎一个牛叉了得,我们这些做投机的还混得什么劲啊...情何以堪,呜呼哀哉。

   晚间陪客户吃饭,正好我以前做过制造业,两人说起开工厂的悲凉。他准备把工厂土地卖掉,搬迁到稍近的地市,收缩规模,维持现金流,拿些钱去投资地产。这是我所知不少大型民企的方向。制造业目前没有前途可言,工人工资日长,每每开始罢工要挟涨工资。黑社会开始渗进工人群体,以此压迫企业主谋取利益。《劳动法》导致的大量问题出现,许多工人在上班途中受伤也以工伤论处;于是就有工人开始以自伤制造事故,向企业主要挟费用。而社会制造的工资上涨压力已经大幅度提高工人的心理价位,工资猛涨到四五千块。

   客户只有一个字:累。他反复的讲:我很累,太累了。

   一个善于忽悠的社会体系,一个小聪明、贪婪、没有底线的p民阶层,一个个即将倒下的民营制造业企业。

   我脱离了制造业很久,但是对于做工厂的企业主,我心存敬意。一个没有制造业只剩下投机的国家经济是空中楼阁。德国和美国的对比在于德国一直关注制造业,所以德国人的经济非常扎实,而美国人放弃了制造业,只依靠金融体系。这导致的结果是德国的经济和就业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美国的经济依靠旁氏骗局维持和产生高失业率。

    中国的未来将会怎么走,老王大致看的很清楚。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p民阶层没有获得很好的利益分享,这已经危及到社会稳定。但是庙堂并没有想明白中国因何得到发展,民众因何没有财富增长。他们简单的把问题一分为二,认为贫富差距过大,需要财富重新分配。重新分配的路径就是让民营体系加大付出。

    

    通胀是不可能压下去的,房地产调控也会失败的,而民营企业的重负也不会改善,死亡之路是宿命的选择,中国经济正成为一条自食其尾的蛇。

   民营企业死亡之路有三条,三条路正叠加在一起:高税收、高工资、高利贷。其中高利贷是崩溃的导火索,而本源是高税收和转移收入分配的压力。

   能够暂时维持生存的是外贸制造业,不过海外经济的衰退景象和转移产业基地的压力,正给这些企业带到毁灭的边缘。虽然许多企业主仍得益于中国完整的低级产业链配置,但这一类产业链并不是不可复制的。周围的越南、孟加拉等国家有各种低成本的优势,数亿贫民等着吃饭。

   内贸是一些制造业的期望,但是复杂的经销环节、沉重的税费、物流支出、高人工都束缚着这些企业的手脚,紧缩和高利贷带来的资金风险也正压迫着他们。我对此并不乐观,如果是我,绝不会再去搞制造业来应付内销。

   我和一些做经济的人说起民营企业的生存法则,只有几种:

   1,做成本低廉的烂货、假货、山寨货、走私货;

   2,做中小型的家族企业,代工海外品牌;

  3,做大型的制造业企业,造假账骗取银行贷款,把当地政府和银行绑架进来,然后以贷款去做投机,比如地产、大宗物品。美好的结果是最终上市套现,你好我好大家好。糟糕的结果是逃亡或者进监狱,顺便带垮一帮官员。

  所以华尔街对中国企业缺乏信任和尊重,东南亚的消费者也拒绝使用中国产品,认为是烂货。而中国人享受着各种有毒产品,癌症成为医院的常见病。

  国有企业享受着大量的廉价资本,管理者忙着充实小团体的小金库和私人口袋,为业绩以金钱垄断市场,大量使用流水线,以减少人工负累。资金的低效和经营的失败,以至于你把利率提高5个百分点,全国的国有体系就会全线亏损。好在国营企业上市比较顺利,我预计将来会有数倍于现在数量的企业上市,全民持股。

   这样非常好看,我们的p民终于都是国家股东了。

   但是,对就业不会有任何帮助。

  所以将来对于张口吃饭的p民来说,就是国家失业补贴和其他医疗覆盖,你不会饿死,当然绝对不可能富有。至于责任,就是那些黑心的企业主剥削你们导致的。

  所以这些看不到前途的制造业企业主有能力的已经移居海外,带走一些资金,被套住的还在苟延残喘。死亡路线是高利贷的崩塌,倒闭、逃亡、不知所踪,这将会是许多企业主的命运。

  当然任何经济社会,都有失败者和胜利者,能够善于丛林作战,不拘泥于书本营销战略的企业主,在这次的大洗牌中,仍旧有机会谋取暴利。

   生,或死,这是个问题。

   这是个糟糕的年代,你不会听到我说后面一句话。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川普的美国国策-内政:大发展与大停滞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王海滨的分析与解答

两极化人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