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王海滨的分析与解答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 王海滨的分析与解答 几十年来,史学界一直争论古代王朝的土地兼并和大饥荒后的流民起义,对土地兼并口诛笔伐。 我当年什么都不懂,就只好看看,有时候以为懂了,很快又陷入迷茫。 十数年来,左右之争,其中有个问题是关于中国农业产量。 左边的祭出一个个历史数据,说中国的粮食一直是丰产的,右边的常不能面对,指责数据造假。 我也搞不清楚,去看过历史数据,的确产量并不低。 这些问题在我自学经济学十年后,我仍不知道如何回答,直到十一年前无意中被引入大宗商品行业,开启了做农产品的研究和宏观经济研究,在实际的分析和交易实践中,大量现实的数据,冲垮了原有的碎片状理解,得到自己的答案。 经济学的实践,研究供应和需求,还研究成本。 当中国农业在配额的护城河下,还导致大量的白糖、棉花、玉米、稻米、小麦进口,很简单的道理:价差。 也就是说中国粮食生产的成本远高于美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农业大国。 几乎在所有的品种上,中国的农业成本都高于美国 4 成。 这让我非常有兴趣的去研究了农业,进而明白了先进农业的内涵: 农业是一个生物技术、农业技术、机械技术、土壤、微生物、水利技术等等统称为农业技术,与农业贸易、农产品金融、物流、汇率结合的先进产业。 我曾幻想去欧洲从事农业,这属于我通常的哈想八想行为,从童年持续至今。结果发现欧洲的不同政府规定,从事农民的工作需要高学历和执照。 不好意思,不是你想当农民,就可以当的。 我后来到新西兰,新西兰的农民,也就是农场主、自耕农,普遍有硕士学位。 而这些农场主激烈的批评政府对农业的补贴,迫使政府放弃,并打造了全世界最好的农场群落之一。 这说明海外的部分农场主不仅仅是农业技术专家,还对经济学有彻底的理解。 因此当我们说到农民时,海内外的这个名词涵义,代表着完全不同的两个阶层。 北美、欧洲、澳新、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的农民,实际上是农业工程师、企业家。 同时存在的还是美国、加拿大、澳新等国家的农业部,这些深通经济金融和农业技术的技术官僚,不仅仅要实现其国土内的农产品产量,还要维护自己产品的价格,要维护土壤和水的持续经营。 对于他们的政客来说,选票还决定了他们要维护农民的利益,这就取决于农民的认知水平:新西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