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的宏观: 中国经济逻辑中核心的核心逻辑.

 

长期的宏观: 中国经济逻辑中核心的核心逻辑.

 

大宗商品很少能全周期垄断,市场力量还是伟大的存在。 但是在一定波段上操纵是做得到的。 这在无数商品看得到,比如原油,产油国组织。 天然气,俄罗斯。 铁矿石,四大矿商。 将来钾锂寡头化,操控之下,中国的农业成本和新能源成本就会高的飞起。

 

要说中国是天字第一号冤大头,倒也不准确。在大宗商品飞起来的前十年和大跌的后十年,基建和城市化中的房地产大潮,类似于我们赚了钱,置业置产。把外贸上赚来的钱放大杠杆扩张债务,造了路桥码头空港电力等等,又让70%的城市居民有了房。这就是纸币换固定资产,放在资产项.

 

何时变冤大头呢?债务是向未来借的,基建如果只有10%的寻租成本,估计大家都捏鼻子认了。当下的传说是70%是寻租成本,造只要30%,还有利润。而基建越来越过剩。如此之下,钢铁铜铝等等都暴涨,就是冤大头了。 谁是冤大头?未来的年轻人。 他们的爹妈也不笨:老子不生了。

那这些债务谁承担呢?

当下你我.

 

我原来是不知道的,就算知道了也会疑虑,有这么夸张吗? 结果去年一导演因十几万拍摄水幕电影费用没拿到,爆出来,居然是4000万的预算。于是有人留言谈他们那里的高速建设,熟人的消息,几千万预算,承揽不足以千万。 我才知道权力的暴利生意居然到这份上了。

想起:发展性腐败到掠夺性腐败阶段.

 

到这种阶段,经济不会崩溃,但会萎缩,因为强盗行为超过了生产行为。权力垄断会窒息所有创造性领域。肉烂在锅里是没有错,也就是财富的转移过程,创造过程羸弱了。谁还能耐住性子创造?即使创造出来,由于那端口疯狂通过放大债务杠杆掠夺,税负必定猛增,以偿还本息。 真正的实体经济谁还吃得消?

 

你会看到市场的力量。很显然一个方向上的趋利,海外大宗商品玩家会全力以赴,控制供给,在周期上操纵价格涨的更疯。华尔街资本则会大力借钱,因为中国缺钱,且利高。无论外贸赚多少钱,都扛不住无底洞。而国内有活力人士攫取了大多数财富,则奢侈品消费越来越强。投资逻辑在此。

 

那么问题来了,年轻人不肯生,未来的年轻人就缺货了。创造力又启动不了,美国又坏的一逼,遏制高科技输出。债务让谁去兜呢?当然是当下的你我啊。怎么兜呢?税和高房价阿。 企业要避税,就实现自动化,少用人。 嘶,那不是无人消费了?经济会萎缩阿? 加大外贸和投资阿.

 前者会遭遇堵截,全球供应链重组.

后者没法再扩张债务杠杆,但实际上会继续扩张的.

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世界格局在改变,欧美的精英阶层不想再持续下去,因为中国的制造业正在夺走所有其他的供给和就业,而中国的内核无法保证普遍的财富分配,也就是打来的消费,仅局限于奢侈品:对法意德有好处的少数品牌有好处,但普遍的消费下滑。

这也是欧美面对民粹主义的原因。

这种趋势促使欧美改变全球供应链。

而美国的科技打压,则是不想让中国再取得优势。

在产业链上,中国制造有巨大的优势,这个优势是其它国家无法媲美的,但是高额关税却会改变一切。

中国需要创造力,无论是在文化产品还是科技产品上。

外贸如果滑落,则内部的固定投资就是无根之水,信用杠杆放大,债务借贷就会难以为继,重税可以带来信用,也会带来经济萎缩。

而创造力并不是政府投钱就可以,大量的骗补贴行为存在,人脉资历带来的是一种分钱模式,而非强烈的创造驱动力。

更何况,政府的投入也是从财政收入中来的。

而财政收入又回到源头,是扩张债务赤字,还是税负和土地出让金?

核心又绕回到外贸。

因为国内的购买力如果不足以支撑债务,则需要海外的消费。

外来的投资其实就是奢侈品领域和自动化、资源类的集中领域。

税务结构是由未来的人口、科技、外贸等等决定的。

评论

  1. 逻辑很硬,学习了。

    回复删除
  2. 文化和科技产品都是可能成本收益非线性增长的方向,不过文化有点难输出,因为轨道不同难获得认同。科技是可能的,但目前全人类的科技都在触摸天花板,受控核聚变不错,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迈过那个坎。人工智能机器人可能会被国外工会抵制,本身也会加剧失业。不过抢先做做也是可以赚笔钱。

    回复删除

发表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超凡力量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王海滨的分析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