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座宜居的城市

 女儿问我回国住哪里?

    我回答说:如果是爸爸妈妈,我们去乡下住也没关系,你要去上海深圳这类大城市,当然因为我们是上海居民,你回上海是最好了。

    但在小红楼爆出来之后,上海的形象颇为污染,让人看到强力机构的黑色一面。

    而在疯县的事情出现后,人们重建了上海宜居的观念,也有人否定一切,彻底去国离开了。

    即使如此,对比上海的经济综合实力,提供的就业机会,技术行政官僚对上海的治理,基建与社区管理的品质,上海人习惯性的对女性尊重,人文环境的宽容,从经济到文化丰富的内涵。

   尤其是在开埠180年后,整个城市已经完全具备了现代国际大都会的几乎所有能力。

   人们在小心的应对司法体系的泥沼之后,还是可以获得舒适的生活。

   上层的神仙掰手腕,小市民过日子,一般的潜规则是不骚扰市民。

    但是偶尔也有疏漏,涉及了平民老百姓,就像小红楼这种极其恶劣的事情,强力部门在管理黑色地带失控,牵扯到普通人的生活。

   让每个上海人加倍小心,处理日常出租物业和女性的保护,这就是每一个学校门口排满家长的车的原因。

    除此外,上海的规矩仍旧还可以依靠一下。

   上海人对上面变来变去,闷声不响,或沉默的滑脚离开,或沉默的过日子,真有了麻烦,大多数市民都能够以规矩内的抗争,我甚至在东南亚一些蛮荒之地的海关,都能看到上海人集体单纯的与之抗争,决不肯付莫名其妙的勒索,宁肯耽搁3个小时。

   这是一个城市的眼界和坚守。

   有这样一支市民,在疫情来临时,行政当局更多的按照规矩来,计算行政成本,计算风险,在一只更有才华的公共卫生防御团队下,精准定点的管理疫情,既没有全面核酸,也没有大规模封锁城市。

   很简单的道理,富足知廉耻,上海行政当局要计算全面核酸给财政的压力,这是全体纳税人的钱,不能为了某些人发财,就全面检测 。也没有大规模封锁,是一个高度依赖服务业的城市,会导致经济衰败,且导致全体市民中的心理疾病频发,一个老龄化占比30%的城市,老人也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身体配药。

     这是一个已经有一套完整顺畅运营系统的城市,一个知道自己生存依靠什么,风险来自哪里,严格按照科学的精准管理,胜过一刀切的扰乱所有人的生计。

     什么叫做人性化科学管理?

     上海起码做到了,并非完美无缺。

     在一个omicron如水银泻地般的传染,其致病力在英国已经远低于感冒,在我居住的泰国,医生都会把轻症直接赶回去,自己家里二三天就好,甚至比重感冒还轻的此时。

     严厉的防范,全面封锁城市,与整个社会付出的代价相比,已经毫无必要。

    有个人想要攻击上海,在我的推上留言说:高速公路上所有车逆行,大概率你(上海)在逆行。

    我说,你说的对,全世界的车都在逆行,那大概率是你开错了。

    当然对海外的人来说,即使是上海能做到的,也并不完美,无论是小红楼事件中黑暗之处,还是陈落马暴露出来的司法黑暗。

     许多人绝望之处在于,哪怕是上海这样一座城市,司法也已经这样了, 那还能留下吗?

     于是很多沉默的上海人悄然离开,180年来,上海人经历了一次次历史沧桑,明白以脚投票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上海人的生存能力极强,内战之后可以去香港台湾欧美,改开之后可以去南非、澳大利亚、日本,繁荣之后全世界就随意居住了。

       这样一座城市,如果仍旧作为我们的选择之地,如果因为父母老迈、如果因为喜爱,如果因为习惯,要留下来,缘由是因为一个足够水深的地方,大鲨鱼撕咬到普通人的概率很小,而上海小市民又大部分极其精明,并充分的利用规则去抗争。

       如果上海不够宜居,其余的地方也就更糟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超凡力量

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王海滨的分析与解答